查看原文
其他

注意!今天开始,要带现金出门了

一直努力码字的 钱某某 2022-10-13

衰老意味着什么?

不是一场战斗,而是一场屠杀。


——《最好的告别》





下面这个视频,大家应该都看过。



3月时,它在朋友圈刷屏。


无数人为之落泪。



它打开一个切口,让我们看见老人正被时代围剿的困境。


但这个视频,

不是我今天重点要说的。


我想说的,是另一个老人。





这是一个老奶奶。


她也没有食物。

有一天,她拖着买菜的小拖车,蹒跚地走到一个超市门口,想买点饺子。

超市大门紧闭。

她可怜巴巴地喊:“有饺子有吗?”

里面的人大概拒绝了。

老人恳求道:

“麻烦照顾照顾我,老两口子女不在身边,没办法。”

然后又喃喃地,加了一句悲怆的话:

“我真的很苦......”


“我真的很苦......”

无数人瞬间泪奔。

如果懂团购,会抢菜,奶奶又何至于卑微地央求。

可她就是不会啊。

叫天天不应,叫人人不理。而这不是奶奶一人的困境,也是千千万万老人的现状。

之前有一个热搜,击中了每个人。

在上海某银行门口,老人们为了缴纳生活杂费,不得不凌晨2点开始去排队。

因为银行每天只放40个号。

太难抢了。


如果是懂手机的人,早在手机上缴纳了。

但老人不懂。

只有用最笨的办法,做我们看起来最简单的事情。

他们中有些人,已经排了好几天。

好不容易领到号,也不敢走开一步。怕一不小心,就过号了。

战战兢兢。
诚惶诚恐。

这些老人,也曾风华正茂。

年轻时,他们一定想不到——

有一天,当他们老了,为了缴个费,需要凌晨爬起来,排半晚的队,连续几天,才能把水电煤汽的费用结清。

时代给了年轻人多少便捷。

就给老人制造了多少障碍。

大家应该还看过这样的新闻——

有的老人,因营业厅不收现金,为了交话费,走了4个小时,跑了十几个营业厅。


有的老人,因不会网上购票,听到工作人员说“要去网上买”,一下子崩溃,坐到了地上。


有的老人,不会挂号,不懂下载APP,不懂绑定医疗卡,眼睛看不清,在医院束手无策。


有的老人,因不懂智能手机,无法扫码,被一车人恶语相加,都想把他轰下车。


在视频里,老人的银发多可怜。

旁人的指责就有多刺耳。

“你白活着!”


“你白活这么大岁数!”


“这么多人指划你,你不难受?”


“下去吧!快点的吧!”


老人当时是怎样的酸楚万分,已无法还原。

我只是感慨。

我们也是有父母,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啊......

他们年迈之时,无法适应这个世界的时候,也是这样无奈、卑微、可怜的啊......

那时候,
会有人帮他们吗?
有人能温柔地回应吗?
他们也会这样无助吗?

不敢想。

经历过太多世事的人,如我,对世界,对人性,很难抱有天真的乐观。

我们不得不承认:

互联网成了另一道墙,将老人隔在另一端。
 
墙这头,光明顺畅;

墙那头,举步维艰。




之前,游本昌老先生,在网上说过一段话。

他说,很多老人变得越来越“宅”了,不敢出门。

他们已成时代遗忘的角落。

出门打车,出租车明明没有人,却不停下来;


去超市买东西,到收银台结账,发现没有收银员;


起了一大早,到医院去排队挂号看病,好不容易等到自己,却被告知号已经没有了......


年轻人在互联网游刃有余。

老年人却举步维艰。


日常生活,尚且不易。

一旦有疫情,更是难上加难。
 
身体孱弱,不懂团购,需要定时服药和复检,甚至手术......他们可怎么办呢?

记得上海有一个老人,因儿女不在身边,和老伴相依为命。

后来疫情来临。

食物短缺,
又不会用手机抢单,
实在饿得不行了,就向邻居求助,看能不能给他们一点食物。


上海老人,一生多以体面二字,为追求。

不到万不得已,山穷水尽,不会搭下脸面,去向邻居讨要。

可类似这样的老人,真的太多了。

上海还有一个老人,看见志愿者送来物资,在小区大门后面,扑通一声跪了下去。


吉林一个老人,收到物资时,激动得嚎啕大哭。


还有一个老人,因疫情没工作,吃不上饭,到处求助。

有人送来食物和钱。

大爷扑通一声跪了下来。


倘若还年轻,懂得操作手机,又何至于此。

科技蓬勃发展,本应给予更多人以便捷。给予老、弱、病、残,以妥当的安置。

但谁也没想到。

时代列车快速前行,第一批抛下的,就是最无力的老人。




身心渐老,困境重重。何等无奈。

之于老人而言,食物的获取是困境。疾病更是。

之前,上海宝山一86岁老人突发心脏病。
 
身边无子女。

因疫情期间,挂号、治病、取药,都需要用手机。

他独居于室,走投无路。

患病时,只有躺在床上,无力呼救。

好在民警破门而入。

如果再晚几分钟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
另外,今年4月时,一个江西老人,独自在上海求医。

因突发疫情。

无处落脚,一直在上海街头流浪。
 

那时候的上海,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情况。

封控。
下雨。
刮风。
缺衣少食。
无家可归。

想住酒店,老人没钱。

想治病,不知如何申请入院。

他身体孱弱,身患重疾,面对扑面而来的困境,不知该何去何从。

我们每个人,都是会老的啊!

他们,就是未来的我们。

倘若两三十年以后,我们耳昏目浊,行动不便,认知能力每日下滑,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。

面对内外煎熬,左右困窘,上下夹击的暮年,我们又该如何是好?

我们如何敢老去?

我们如何敢安然进入迟暮?




 
好在,老人们没有被抛弃。

他们的困境,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。

团购志愿者会在小区门口贴上温馨提示。

帮助老人入团买菜。


建立“医药建议求助群”。

随时接听老人们的求助电话。


山东一老人被封控在家,不会做饭。

邻居见状,每次都会给他做好送过去。

两个孩子耳濡目染,都抢着给老人送饭菜。


5月21日,上海一位90岁婆婆,一直吃面包饼干充饥。

邻居知道后,决定以后多做一份饭,尽量让阿婆吃上热饭热菜。


唐山一老人,想卖菜赚点收入。
 
但疫情封控期间,路上根本没有路人。
 
一位民警路过,见状自掏腰包,买下老人所有蔬菜。
 
不多,就17元。
 
但足以抵老人几天的生活费。
 

4月时,吉林。

一个70多岁的老人因不会线上买菜,急得嚎啕大哭。

有人让老人别哭:“我把我家菜给你。”


而那个睡在街头的老人,也终于,有人看见了。

民警帮助他,住进了医院。


这些点滴温暖,让我们总算安心——老去无力,岁月无情,但总算有人托底。

倘若社会无法及时救助,
倘若人心凉薄
他们该有多凄惨?!

这世间,最苦最难的,从不是风年正茂的年轻人。

而是风烛残年的老人。




记得《最好的告别》里说,“衰老不是一场战斗,是一场屠杀。”

懂得这句话的人,已经尝够了千辛万苦。

它寓示着,人世间最美、最好的一切,都将一点一点地,从老人的生活里被掠夺而走。

他们等在岁月尽头,无力呼喊,无法改变。

时代之风,把他们吹向高楼。他们就瑟缩在高楼。

时代之浪,将他们打向低谷。他们就蜷缩在低谷。


想到此处,内心悲戚。

他们曾经和我们现在一样,以为永远不会老。

或者在年轻时,以为老去以后,岁月静好,生活安稳,暮年能得到最好的安放。

可惜——

太多事与愿违,令他们在再无力气改变时,被时代、被科技、被互联网,阻隔在绝境。

所以,我想在此,郑重地说一声:

不要让手机,围困住老人。

不要让老人继续无声地哭。

不要让我们的父母、爷爷奶奶、所有孱弱贫病的长辈,顶着满头白发,佝偻着身子,去向人下跪,只为了能坐上车,能挂上号,能吃上药......

他们不该如此可怜。
恰如老去的我们不该如此可怜。

他们不该被遗忘。

为四个现代化奋斗一生的他们,奉献完青春,倾尽所能,为我们创造了最好的时代。

他们理应老有所依。
病有所医。

而不是狼狈不堪,像罪人一样,带着耻感去生活。

请大家为成千上万的老人,“转发”此文。

不要让老年人,无法在新时代生存。

不要再让他们继续老泪纵横。

只有老年人被尊重,随之而来的中年人、青年人、少年人,才敢放心奋斗,倾尽所能,为社会贡献青春。




也许你还想看:

朴树被传离婚,是真的吗?
模范夫妻,被迫丁克了


PS:

欢迎添加主编微信,
可能无法经常聊天,
但或许可以,
多一个一起成长的朋友。

👇

快来吧,我在等你


投稿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